濟南私人偵探公司報道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日前下令全面審查由聯邦調查局負責運行的“全國犯罪背景速查系統”,并要求提交改進措施,確保被禁止購槍的人員無法獲取槍支。“全國犯罪背景速查系統”是美國槍支管理最重要的一環,是聯邦范圍內決定購槍者資質的重要依據。塞申斯同時要求查明美國國防部等其他政府機構是否按規定向相關數據庫報送“完整、準確”的信息。
這被認為是司法部就得克薩斯州槍擊案作出的反應。11月5日,曾在美國空軍服役的德文?凱利在得州南部薩瑟蘭斯普林斯市一座教堂開槍打死26人。凱利在2012年曾經因對其前妻和繼子施加暴力被一個空軍法庭判決有罪,按照美國法律,針對配偶和子女實施家庭暴力的人沒有資格購買槍支。除此之外,他還有其他犯罪記錄。但是,這些關鍵信息并未被錄入到“全國犯罪背景速查系統”。
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簽署《布雷迪預防手槍暴力法》,又稱“布雷迪法案”,要求美國槍支銷售商店使用“全國犯罪背景速查系統”對顧客身份進行快速查詢。被法院判決監禁1年以上者、通緝犯、癮君子、患有精神疾病、非法移民、被軍隊開除者、放棄美國國籍者、因威脅他人或實施家庭暴力被法庭判決有罪者等9類申請者不能通過背景審核。購槍者背景審查一般只需數分鐘就能完成,如果聯邦調查局數據庫中沒有購槍者的信息,槍支零售商需要聯系相關執法部門確認信息。
背景審查是美國控槍最重要的機制,然而這一機制存在諸多漏洞。首先,這部法律只對在聯邦備案的槍械零售商店、廠家和進口商有效,而私人之間的槍支交易不受聯邦法律限制,同時近年來網絡售賣槍支也成為新的監管盲區。其次,每天的購槍申請者數量眾多,聯邦調查局很難對每一個申請者都作出細致調查。而很多州還有獨立的購槍背景審查機制,一些州可以自行發放售槍許可。此外,購槍背景審查程序,申請者只是簡單填表,槍支零售商店沒有義務一一核實。
今年,美國惡性槍擊事件頻發,震驚全美。除了完善購槍背景審查機制,美國控槍派還在推動禁止售賣攻擊性武器。不過,輿論分析,目前共和黨人全面執政,擁槍派游說力量強大,社會空前對立,在控槍方面取得進展非常困難,槍支問題仍是無解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