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私家偵探公司報道12月7日,記者在會寧縣采訪時獲悉,榮獲全省第四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的白銀市會寧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王毓聘,由于過度勞累且帶病堅持作戰,造成肺部腫瘤引發癌變,于12月5日凌晨4時經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8歲。這個從警26年的漢子,以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和對警察事業的無限忠誠,贏得了同事和老百姓對他的贊許和敬重。12月6日上午9時,王毓聘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會寧縣殯儀館舉行。
“他干起活來不要命,工作最緊張的時候,最長近20天沒回過家;有時偵辦案件,他可以連續蹲守十多個日夜,吃得最多的就是餅子夾菜。”“他對工作十分認真,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己的辦。他兢兢業業的好警察形象已經根植在我們會寧當地老百姓的心中。”王毓聘的同事和和當地的老百姓私下里都稱他為“拼命三郎”。回憶起與王毓聘共事的日子,無論他的新老同事還是男女徒弟,無不眼含淚水,幾度哽咽。如今斯人已去,留給戰友們的只是無盡的傷痛和深深的追憶。
濟南偵探公司2015年4月一次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當晚,帶病連續戰斗了18個日夜的王毓聘大口吐血,被緊急送往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患有惡性腫瘤。但是無情的病魔沒有壓垮他。在治療期間,心態樂觀的他還不忘工作,經常通過電話和網絡跟同事溝通,鼓勵戰友們扎實工作,關心每一位民警的成長。
從警26年來,王毓聘一家仍然蝸居在只有70余平方米的廂房里。進入房中,一眼便見到略有些發灰的白墻、陳舊的水泥地,以及老式家具,屋頂上,甚至還有幾處白灰掉落的跡象。孩子們的床上,堆著厚厚的學習資料;而墻上,則貼滿花花綠綠的獎狀。2015年8月,記者曾經采訪過這個特殊的家庭,當時王毓聘的妻子一邊給丈夫熬藥,一邊心疼地流著淚說,“自從他身體不適以來,好不容易能回家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但每次吃完飯后他都說單位還有案子要處理。后來我才知道他是怕住在家里晚上咳嗽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休息。”
無情的病魔實際上也給性格樂觀的王毓聘這個“拼命三郎”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每當一個人走出縣公安局大門的時候,他會凝望一眼樓頂的警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要是老天能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的身體盡快好起來,我一定會抓更多的壞人,讓全縣的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些。”一次在縣公安局門口,王毓聘這樣對記者說。
據會寧縣公安局資料顯示,王毓聘,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甘肅會寧人,1991年參加公安工作。1991年7月至2000年6月分別在會寧縣公安局八里派出所任民警、副所長、所長。2000年7月至今在會寧縣公安局刑警大隊任偵探股股長、中隊長、副大隊長、教導員。曾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2012年2月,破獲公安部督辦的持槍持刀致11人死傷的惡性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曹某,收繳自制槍支3支、子彈84發。2015年以來堅持帶病工作,成功偵破陳某故意殺人案、劉某被強奸(致死)案、任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破獲省督景某、楊某系列盜竊案71起。同時,著力提升串案偵辦成效,破獲該團伙流竄周邊市縣作案41起。
從警26年來,王毓聘共偵破案件3000余起,將近千名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26年來用工作的兢兢業業換來了老百姓對他這個“拼命三郎”的敬重。2015年被授予“白銀市優秀共產黨員”,濟南私人偵探公司報2016年被授予“白銀市美德警察”稱號,2017年初榮獲全省第四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稱號,2017年5月獲“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稱號。王毓聘同志始終對工作滿腔熱情,不計個人得失,危險面前不退縮,困難面前不氣餒,成績面前不驕傲,榮譽面前不自滿,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