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私家偵探網報道王悅微是寧波一所小學的班主任。2017年11月14日,班上一名學生帶巧克力來學校,被同學舉報。王悅微了解情況后發現,舉報者原來是勒索巧克力未遂,告狀時還專挑對自己有利的話講。 “你帶零食來學校,是不對。 ”她對那個被沒收了巧克力的倒霉蛋說,轉頭又批評舉報者:“你以告老師來威脅同學,問人家要好處,更可恥! ”處理結果是,她讓“倒霉蛋”當著舉報者的面吃掉了巧克力。王悅微發微博分享了這個小故事,幾天后就上了微博熱搜。
網紅老師:教育觀就是世界觀
在“巧克力事件”的微博下,網友們評論。有人詳細分享了自己上學時“被告密”的往事。四天后,王悅微發表了一篇文章《學生告狀很正常,但不能以此培養告密者》。她詳細區分了三種學生告狀的類型:一是出于兒童樸素的道德感;二是因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第三種才是出于嫉妒或威脅的動機要告狀,損人利己。前兩種情況下她是支持告狀的,第三種才堪稱“兒童版告密”,值得警惕。她寫道:“我們絕不能培養學生來做告密者,這是很可怕的……我希望學生們舉止文明,班級井井有條,但我不希望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告密來掌握他們的動向。 ”王悅微說,一個人的教育觀就是一個人的世界觀。
島城老班:不能犧牲團結換平和
如何管理學生相互檢舉?這是幾乎所有“老班”都要面對的問題。青島一中班主任張磊非常不喜歡相互檢舉的班級管理模式。 “雖然看起來一切盡在掌握,但這卻是犧牲了學生身心健康和班級學生團結而換來的表面平和。 ”她表示看重學生的“擔當”。 “我經常在班里說我認為做人最基本的素質:正直,能為他人著想,有擔當。我一直管理的都是理科班,男生占大多數,這個時代的男孩子有些太陰柔太趨利避害了,其實有的時候仗義一點、有點血性還是有必要的。我經常提醒他們:不給別人添麻煩,讓其他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溫暖、幸福,而不是煩惱。 ”張磊一再強調,“一個只會學習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
判斷學生“打小報告”的真正動機,絕對是個技術活。一位有三十多年班主任經驗的小學老師告訴記者,孩子之間的小矛盾、小糾紛來龍去脈往往很復雜,其實一個巴掌拍不響,各有各的問題。 “老師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需要盡量發掘事實的來龍去脈,公正處理,不傷害到每個學生的心靈。 ”
心理教師:不鼓勵“告密”行為
“學生打小報告,從根本上說是為了讓老師喜歡他。小學生打小報告大都是善意的,大孩子打小報告往往有明確的目的。如果老師喜歡告密者,班級成員會人人自危,班級氣氛一定是緊張不安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也一定是疏遠的、戒備的。而對人的不信任一旦植根在孩子的心靈深處,一生中都很難坦誠地、輕松地面對他人。”青島五十八中正高級心理教師王克偉認為,孩子的告密行為有可能來自家庭。